文章主要介绍的是"东方酒杯:欧洲王室热捧的独特珍品"相关内容!
李白在《襄阳歌》中写道:“鸬鹚杓,鹦鹉杯。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”能让“斗酒诗百篇”的大诗人对其情有独钟的酒杯,到底是何物?
鹦鹉螺杯是用有鹦鹉螺的螺壳制作而成的,频繁出现在唐宋诗词中,更有“倒不尽的酒杯”之称。
鹦鹉螺杯通常是以珍贵海洋生物的外壳作为杯身,并以铜镶扣口沿、双耳和边缘,在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就曾出现过。而这鹦鹉螺杯不仅让我们的前人用诗歌记载,在国外也是欧洲王室和贵族都非常热捧的一件珠宝物件。
·
鹦鹉螺杯约1670—1680年
01鹦鹉螺杯的起源
鹦鹉螺杯与从赫梯帝国发端的“来通杯”有关。考古学家在赫梯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动物形“来通杯”,是赫梯帝国古老的“血祭”仪式所用。这种杯型的酒具得到了迅速传播,从爱琴海文明圈到粟特,后又传入中国。
左兽首执柄角杯唐三彩来通杯英国铁基会旧藏纽约苏富比成交价51.6万美金右八棱形兽首杯唐白釉狮首来通杯大英博物馆藏
最早记载这种螺杯的文献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万震所著的《南海异物志》:“扶南海有大螺,如瓯,从边直旁截破,因成杯形,或合而用之,螺体蜿蛇委曲,酒在内自注,倾覆终不尽......又曰:鹦鹉螺,状如覆杯,头如鸟头,向其腹,视似鹦鹉,故以为名。”
鹦鹉螺杯用整个鹦鹉螺掏空而制成,又名“九曲杯”,螺腔蜿曲,薮穴幽深,以致杯中酒永远喝不尽。鹦鹉螺杯最早出现应该是在西晋与东晋时期,在唐宋时期得到推崇。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卢照邻在他的名作《长安古意》中写道:“汉代金吾千骑来,翡翠屠苏鹦鹉杯。”
根据相关资料说明,整个六朝时期经考古发现的鹦鹉螺杯仅有三只,一只出土于南京东晋王兴之夫妇的墓中,另外两只都藏于邳州博物馆。
南京博物馆的这只鹦鹉螺杯,杯长13.3厘米,宽9.9厘米,高10.2厘米,出土于东晋王兴之夫妇墓。利用螺壳自然卷曲的形状,在螺壳的口部及螺壳的中脊等处镶扣鎏金铜边。
·
鹦鹉螺杯南京市博物馆藏
邳州博物馆的鹦鹉螺杯时代也更早,出土于邳州市新河镇煎药庙村西晋家族墓地,其口部、中脊等处镶扣的鎏金铜边,使得杯形保持不变。从残破的杯体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里面鹦鹉螺的剖面结构,是一个个大小不同、规律分布的“房间”。
·
鹦鹉螺杯南京市博物馆藏
镶鎏金铜边不仅是为了美观,也为易碎的螺壳增加了强度。经镶扣的鹦鹉螺杯为圆底,平置不易放稳,杯的旋尖处弯向器口,即所谓“头向其腹”,细细品味似乎真的像一只鹦鹉转过头来梳理自己的羽毛,又似将头插入翅中酣睡。
02流入欧洲,贵族王室争相热捧
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,东西方在文化、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,鹦鹉螺杯也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,并逐渐盛行起来。中国的鹦鹉螺杯本是饮具,或曰“劝杯”,到了西方的餐桌上变换用场,成了财富和地位的符号。
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,艺术家惊于其优雅神秘的美感,将其打造成了奢华的酒器,欧洲历代显赫王室和贵族都以拥有工艺极致的鹦鹉螺杯为荣。现在仍能从这些鹦鹉螺杯中窥探出当年的东方元素。
·
鹦鹉螺鎏银壶16世纪中期佛罗伦萨皮蒂宫银器博物馆藏
上图的鹦鹉螺鎏银壶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皮蒂宫银器博物馆,镌刻加彩绘的类型十分罕见,也是少有的表现东方人物故事的贝类工艺品。
东方酒杯:欧洲王室热捧的独特珍品查看地址:https://m.dixiangxunyuan.com/bjcs/6546.html了解知识。